明创网——健康生活新方式
新闻详情

抑郁症为什么越来越多?10点带你了解抑郁症

文章附图
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数据显示,全球的抑郁症患者已达3.5亿。2019年的数据显示,我国抑郁障碍终身患病率达6.9%,人数估算约有9500万。



也就是说,大概每 15个人中,就有1人是抑郁症患者。我们的身边,无论是朋友或是家人,都可能有抑郁症患者。

这些年,越来越多的名人明星也表示曾被抑郁症困扰,很多带给我们欢乐的喜剧演员,都是抑郁症患者。


当前,抑郁症已经蔓延到这个社会的各个人群中,但我们对于抑郁症的了解却还知之甚少,今天,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抑郁症的10个真相。

01


抑郁症是一种疾病,而不仅仅是一种情绪


低落、不开心,只是抑郁症的症状表现。

就如同感冒的时候,我们会咳嗽、流涕,但这只是我们受到感冒病毒感染后表现的症状。

抑郁症是一种发作性的精神障碍,病人在发作的阶段,脑5-羟色胺(5-HT)和去甲肾上腺素(NE)浓度下降。

这样的激素变化除了会带来情绪的变化,患者还会表现出更多不同的症状,比如失眠、暴躁、焦虑,甚至可能诞生轻生的念头。

02


仅靠抑郁量表不能诊断抑郁症


目前所有抑郁自测量表所评估的,本质上是近期的情绪、生理感受在多大程度上符合「抑郁状态」。

但凡经历了创业失败,感情受挫等人生事件的当下,很多人会产生自我否定、自我怀疑和“世界很糟糕”、“未来没希望”这样的念头。

过了这个阶段,压力消失了,“抑郁”状态也自然烟消云散。

所以量表结果显一个人处于抑郁状态,不代表这个人患了抑郁症。

03


乐观的人也会得抑郁症


目前没有研究发现,乐观的人会更少得抑郁,也就是说,乐观和抑郁没有什么关系。

本质上,抑郁症有一定的遗传和生理基础,任何人都有得抑郁症的可能性。

另外,抑郁症往往只有处在发作期,它的种种症状才会显示出来。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乐观的人同样有可能得抑郁症,当抑郁症发作,他/她会暂时不再乐观。

04


抑郁症可能会伴随一生,但我们可以和它和平相处


抑郁症容易复发。有一项持续了15年的研究发现,抑郁症的终身复发率高达 80%,即使已经治愈,头五年没有复发,之后的十年,复发的概率也高达50%。

抑郁症患者并非一直处于抑郁状态,而是更像牙齿的阵痛。

在发作期,内心体验极度痛苦,而在缓解期,痛苦和折磨感会大幅降低,对生活的影响也会减轻。

抑郁发作一般会持续几天到几周,有的甚至会长达6 个月或更久。持续有效地治疗,更重要的是帮助抑郁症患者提高生命质量和减少复发的可能。

05


抑郁症可以不吃药,但不能不治疗


确诊抑郁症后,建议在医生的帮助下接受心理治疗和服药。

如果实在不想吃药,可以寻求一些服药之外的选项,比如经颅磁刺激、认知行为疗法等等。

总之,改变的方法有很多,唯独不建议做的,就是什么都不做。

06


抑郁症的确可能出现自杀倾向


患上抑郁症后,自杀的风险会变高,但也不是每时每刻都会想自杀。

根据美国HHS官网公布的数据,门诊的抑郁症患者,自杀的人数占比约为2%。

有数据显示,至少60%曾经尝试自杀的人,是心境障碍患者(主要包括抑郁症和双相障碍)。

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,对于重度抑郁有自杀倾向的人来说,抑郁缓解期,也就是看起来状态好的时候,自杀的风险反而会变高,需要家人和朋友格外注意。

07


抑郁症不总是不开心


抑郁症并不会改变人的基本情绪,他们和正常人一样,一天中也有各种情绪的变化。

即使抑郁发作期,他依然会笑,只是快乐可能是昙花一现,有些患者,甚至在发作期,还会努力表现出开心的样子。

开不开心从来就不是抑郁症的典型表现,也不要拿开不开心判断抑郁症是否好了。

08


不需要刻意都抑郁症患者开心


抑郁发作期间,病人的动力会变得低下,自我认知会偏向负面,食欲、表达欲都会下降,身边人做的事,能触动他的少。

特别的对待会被患者接收到,但具体会得到怎样的反馈,对他是否有效,并不能确定。

可能会被他理解为“这是在关心我”,也可能会被理解为“这代表我不正常”或者“你说的我做不到,压力很大”。

更好的做法可能是顺势而为,推波助澜。如果他想坐着晒晒太阳,那就陪他晒太阳,而不是让他出去走走。

更多的是倾听,而不是指导。

09


他不是懒也不是不努力,只是负面情绪很难控制


抑郁症会有退缩、畏难的表现,但那不是软弱。

抑郁症患者在发病期间,剧烈的负面感受将远远超出他自身能调节的范围,他可能会因此感到自责、无助。

类似于“想开点”、“都是小事”这样的劝慰是无用的,病人的身体里的某个调节器暂时坏掉了,就如同我们不能让一个感冒的人立刻停止咳嗽一样。

而抗抑郁药物可以有效减轻症状,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打破「越难受越不想动,越不动越难受」的恶性循环,让自我调节机制重新发挥作用。

10


抑郁症不会传染,但也请照顾好自己


我们总说需要对抑郁者给予更多的爱和包容,但也别忽视了陪伴者。

陪伴的人往往因为疲惫和缺乏支持、理解,自己的压力很大,也可能会处在抑郁状态。这不是传染,而是疲劳、压力、自我关怀有限的一种结果。

如果感到需要帮助,可以试着找一些抑郁症小组,找到一群一起陪伴抑郁症的人,更容易获得归属感。

抗击抑郁是场持久战,照顾好你自己,他才能在你支持下走得更远、更坚定。


关于抑郁症,其实,我们对它的了解还不多,甚至我们都还搞不清楚,身体里的哪部分出了问题让我们变得如此「脆弱」。

正确认识和理解抑郁症,是我们和社会要共同迈出的关键一步。

错误的认知、过度的解读、疾病的泛化……都会让“抑郁症”变成一种吐槽,或者是一种刻板标签,而忽略了它背后一个一个真实的人,以及他们真实的情绪和生活。

最后还是想说,这是一场持久的战斗,我们才刚刚开始。

但只要开始,就意味着希望。




400-151-1168
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