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说晨练别太早?![]() 每天清晨,大大小小的公园里都是锻炼的人,很多人觉得早一点锻炼好,人少、清静,但殊不知,清晨时段,恰恰被很多高血压患者,尤其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忽视的「火山时刻」。
![]() //一天中的不同时段,血压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机体受到生物钟的控制,一天24小时,血压是有波动起伏的。 正常血压的人,血压水平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昼夜节律。这种规律可概括为「两峰一谷」: 早上8:00~10:00,也就是醒来起床后,血压有明显的上升,出现一个高峰,然后逐渐下降; 下午17:00~18:00,血压从较低处逐渐上升至一个小高峰; 凌晨2:00~3:00,血压下降至一天中最低,出现一个低谷。 ![]() 如果只是白天对血压进行一次测量,其实并不能完全反映血压的真实情况。 有些“血压控制较为理想”的高血压患者,在早晨起床后的1小时内、每日服药前、早餐前测量的血压,也就是清晨血压,可能就会出现意外偏高的情况。
//清晨高血压有什么危害? “反正等会就吃药,造成血压高一会,也不碍事?” 其实,清晨的高血压真的很「碍事」。 清晨血压高的人,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几率更大。 ![]() 据调查:大概40%的心梗和29%的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清晨时段。 清晨,脑中风的发病率相比其他时间端高出3~4倍。
并且,有清晨高血压的存在,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会增高,对于慢性肾病患者,还可能加重肾功能损伤。 清晨的血压,需要高血压患者高度重视。
//该怎么办? 1.准确测量血压 ![]() 在6:00~10:00之间,通常是在起床的1小时内,提前排尿,在早饭和吃药之前测量晨间的血压,最好坐着测量。 对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,还可能存在和体位有关的低血压。因此,除了坐着测量外,还要分别站着测一次、平躺着测一次。
2.日常的管理 ![]() 限制盐和脂肪摄入、限制烟酒。 坚持测量血压、坚持规律服药、坚持定期随诊、坚持良好心态和充足睡眠。
3.调整用药 ![]() 如果在原有用药方案下,发现清晨血压较高,可咨询医师,考虑使用长效降压药。 为了更好地控制清晨血压,必要时可联合用药。
4.合理运动 ![]() 建议在早晨6:00~10:00的时间段,避免剧烈活动,把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或晚上会更安全。 对于坚持晨练的高血压患者,可由医师指导,在晨起后服用短效降压药。 老年人应特别注意,早晨清醒后不宜立刻起床,起床后也不宜进行强度较大的活动。应慢慢起来,从小活动量开始,逐渐过渡。 高血压患者也有「一日之计在于晨」。 只有多方位出击,才能控制好清晨血压,全面管理好血压。
![]()
|